藝術和社會,到底有什麼關係?

鍾智豪

講座《投身社會的藝術行動(socially-engaged artivism)》期望和聽眾透過台灣經驗探討藝術和行動兩者的關係,並展述藝術計劃和行動如何將地方敘事及環境關懷帶入創作過程。在我們的認知中,藝術家是為創作主體,強調個人體驗、價值觀思考、和自主表達,但在藝術介入社會的過程,其作品指向的對象實則為另一個主體,藝術行動因而形塑或轉化了藝術家和其他主體的關係。藝術行動引領公共性的生產,關鍵是我們如何將藝術與社會/社區的對話或共創變成「方法」,並與相關主體開展出深刻的地方認同及環境詮釋企圖,同時促使兩者共同反思和交流當中的社會過程。簡言之,社會激發我們重新思考藝術的方法和目的,然後嘗試連結各個主體回應社會現象。

講者康旻杰老師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都市聚落與地景研究室主持人、台大建築與城鄉基金會董事和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監事,他專長領域是都市聚落與地景、都市設計和保育、公共藝術和文化交錯群落。

康老師課堂上曾提過萬華區剝皮寮保存,這個聚落自清領時代存在至今超過200年,被劃定為學校用地後面臨拆除,歷經與居民共同啟動的藝術行動及保存抗爭,可惜最後留屋不留人。然後他參與了寶藏巖聚落的動態保存,期望留屋留人,當時聚落一半房子是空的,他藉由都市改革組織(OURs)的專案,邀請藝術行動者駐村,與居民合作,嘗試活化聚落並建構活保存的正當性。但是當時面對行動中兩種極端立場的矛盾,部分官員曾質疑規劃者不應該透過保存手段,讓無業權的居民獲得「特權」;有些藝術行動者則認為聚落應該更朝向無政府式的自主運作,排除公部門的介入。在由下而上的保存動員與由上而下的規劃營運之間,藝術行動不得不面對公共性的協商。真實烏托邦必然是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地方圖像。

康老師過去參與和研究不同都市地景和聚落-寶藏巖、蟾蜍山、剝皮寮和社子島等等,對當地有深厚的參與式設計經驗。康老師自著/合著《妙想氈開 - 開展臺北與香港都市再生的社區共利計畫》、《飛夢共和國》、《生活世界的混沌之詩與地方之舞》和《藝術實驗寶藏巖 – 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書中集合各地藝術行動的動態經驗,相信能帶給參加者一些衝擊。同時,他亦策展/共同策展「寶藏異居。蟾蜍效應」和「妙想氈開 – 顯影萬華與西營盤」於2013年的UABB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在《地景敘事的詮釋與建構-臺北社子島文化地景的實驗性敘事操作》一文中,康老師提到和學生運用地景敘事(Landscape narrative)的方法繪製了一卷社子島的故事切片「我們企圖讓主角 R 隨水燈上岸,以向玉帝借來的三天三夜人世時間,重新走過他所熟悉的社子島之日常,因此社子上河圖是一人物隨卷軸開展而移動的動態時間進程,如不少島民還頗有印象、可自行在長紙卷編劇繪圖的童年遊戲 」,藝術和社會互動的可能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鍾智豪(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講座對談嘉賓)

圖1:寶藏巖(來源:維基百科,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Attributi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26619425)

圖2:社子長河圖(來源: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8/16/min-jay-kang/

圖3:《藝術實驗寶藏巖:GAPP 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

圖4:社子島(嘉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