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社區營造,大家必定會想起經驗豐富的日本。日本經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急速成長,但同時衍生出城鄉差距擴大、農村高齡化、產業衰敗等問題。60至70年代民間興起「造町」運動,透過各種自發的社區行動,改善社區經濟和生活質素,此為社區營造的起源。
在香港,不少人盼望投身於社區營造,但面對另一套文化、行政架構、城市環境和生活形態,往往知易行難。
日本景觀設計師山崎亮在2011年出版《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繁體中文版於2015年面世),慷慨分享十六個社區企劃的實踐過程、其中的思考、挑戰和方法學,在社區工作者之間哄動一時。1973年生的山崎亮,在大學修畢環境設計相關學科後,於1999年加入「SEN環境計劃室」,跟一般園境師一樣,負責硬件的設計。但他逐漸發現,很多社會問題——諸如人際關係疏離、傳統社區網絡崩解——始終不能光靠硬件設計來解決。他於是與志同道合的設計師創立studio-L事務所,專注發展「社區設計」。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一詞出自60年代的歐美城市規劃者,原指促進市民交流的物理空間設計,譬如方便人們聚集的社區中心。山崎亮的實踐,實際上更接近社區營造/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但他刻意借用聽起來更簡單易記的社區設計,為舊詞賦予新義。
山崎亮和studio-L善於就着社區特性(包括環境、產業、持份者本身的性格及專長等),建構出吸引持份者參與及交流的機制。團隊在社區反覆進行採訪、工作坊、團隊建立、行動等步驟,平均花上三年時間,在過程中逐漸培育出一班中堅分子居民,在團隊離開後仍能自發推動社區發展。例如在有馬富士公園的案例之中,公園管理部門委託山崎亮和團隊研究場地的管理方式,山崎建議園方招募市民組織前來舉辦活動,由於這些組織各有捧場客,除可為公園帶來活力,各個社群也可培養出自豪感和舉辦活動的能力。
今時今日,不論政府部門還是非政府機構,都會常常把「社區參與」、「由下而上」、「以人為本」等關鍵詞掛在嘴邊。然而,怎樣推動真正的參與、釐清不同參與者的角色、創造持續的影響,以至各種實際操作方式和技巧,仍然是許多「社區人」極需學習的一課。
* 樊樂怡(創不同協作策劃人)
—
圖1: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去,公園再次迎來一系列由市民組織舉辦的活動。(來源:有馬富士公園Facebook專頁)
圖2:由市民組織「藍・染めの会」主持的藍染工作坊(來源:神戶新聞)
圖3:「三田市媽媽樂隊」在園內演出(來源:三田市ママ音楽隊Facebook專頁)
圖4:綠色環境俱樂部(緑の環境クラブ)自發維護公園環境,例如清理溝渠、用樹林的木材種植香菇等等。(來源:緑の環境クラブ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