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共同策劃島仔藝術社

張艾渟 (Zip)

然見㠀是個社區藝術的計劃,我們不如找見㠀核心人物──計劃共同策劃單位「島仔藝術」發起人梁耀華(Fato),談談對社區的看法。

有形無形 社區在變

「普遍人對社區的傳統想像,是長者或小朋友在公園做活動,一看便知是社區project。」Fato劈頭便說,似是想推翻這種說法──他比較相信社區是無形的。在網絡時代,人對事物的取態,或對生活的理解不止於現實層面,我們大可毋須與人接觸,只透過網絡與特定群體互動。「現在有很多不同的地區網絡群組,討論超市購物優惠,裏面有很多頻繁的交流發生,那又算不算是社區?我認為是。」

曾於傳統NGO工作,Fato近年發起「島仔藝術」(下稱「島仔」),希望實踐對社區的想像,他認為社區藝術不應只留在社區,若善用社交媒體,可以把訊息傳達得更遠:「一個post有幾萬個Like,可能比起努力做一場workshop更有效。」這種想法,源於近年多了和學生接觸,Fato發現很多學生不怎麼「出街」,但他們確是住在社區裏,可能只聚焦出現在某幾點,比起實體世界,網絡世界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和社區的互動變得有點不一樣。

再談下去,Fato以2021年「島仔」參展deTour 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Fm108, to… 」

演譯對社區的看法:那是一件以搖搖板造的作品,當有人坐下搖搖板的兩端,他們需按指示完成某些動作,才能啟動聲音裝置,才會聽到預先準備好、不同人關於關係的故事錄音。「做作品時,我們希望提供空間讓觀看的人取走一些經驗,表達,或放低一些想法,那些交流是即時的,那些交流也就是社區,那個社群是對關係很敏感的人。」他認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反應或結果便成了社區,而且,那未必是實體的。

有了這個看法,「島仔」會怎樣回應,無形又是否勝有形?在後疫情和離散的時代,社區的形態每天都在變,Fato對此暫未有答案,且看未來發展如何。

以玩作記 鼓勵連結

曾於傳統NGO工作,Fato自言「好驟忌做傳統悶嘢,專做痴線嘢」。累積了一些參與、推動、策劃社區藝術項目的經驗,Fato希望社區藝術愈做愈好、愈做愈有深度,漸漸形成一些想法,希望通過社區藝術讓人體驗參與、分享。「譬如說,教公公婆婆做燈籠,你或許會覺得這是很低層次的社區藝術。那有無辦法做好一點?參加者有沒有feedback,他們能否做到自己的創作,或與屋企人一同做?做好燈籠,他們有沒有動力將燈籠帶回家掛起來?」

Fato強調,不應該因為藝術家或導師的身份,參加者便要隨之跟隨,參加者的參與、投入也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呈現,也是體驗社區藝術精神之處。沿這種想法發展,漸漸「島仔」的項目也建立了特色──滲入玩樂的元素,讓參加者與人互動。在Art Basel隨處都看見不可觸碰的提示,但Fato認為讓參與的人親手接觸作品,透過作品交流,讓對方明白創作者的感受,這非常重要;而且玩樂這件事門檻很低,且不需前設或太多顧慮,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入口,讓我們更容易和別人溝通。

除了deTour 互動裝置藝術作品,Fato分享另一滲入玩樂元素的作品──「島仔」於浸會大學「栽種和平」計劃《飄浮板塊》展覽的作品《回家記》:他們和中學生一起創作的彈珠迷宮遊戲,並將作品帶到社區和街坊互動。Fato觀察到中學生樂於和街坊介紹作品,遇見年幼的小朋友時更展現童真,那份積極和投入反映學生重視參與,也樂於參與,「那不是令人感覺很遠的藝術」;也是社區藝術美麗之處。

悠閒島仔 再思索前路

問起「島仔」現況,Fato笑說「宜家我哋係個悠閒嘅島」。初次和Fato坐下來談,感受到回顧「島仔」不是件容易的事。Fato形容「島仔」最初是一班志趣相投的朋友漸漸走在一起,大家背景不同,各自有感興趣的項目;他們又會一起做創作,後來甚至有了策劃的新角色,做創作、做展覽、共同策劃見㠀,也會做年宵擺檔等活動。幾年下來,現在又是怎樣?

雖然Fato指「島仔」無大台、無老闆,但作為發起人,Fato還是要肩負一些角色。成員有不同背景和興趣,想發展的方向不同理所當然,如何取得平衡是Fato要面對的課題。「島仔」的方向也是要思考的問題。

每個組織也會經歷高低,問起低潮,Fato大方分享一次失敗的經驗。那次「島仔」為一個非牟利機構策劃展覽,除了展示、製作短片,那場展覽還包括一個大型機關裝置,那並不是「島仔」熟悉的範圍,於是他們找了新認識的朋友合作,算是一場冒險。結果機關裝置效果不行,以至出現嚴重滯後,展覽開幕當日裝置還未準備好,「島仔」為此蒙受了金錢和心靈的損失。

聽落也覺一額汗,Fato坦言成員之間至今仍未好好梳理這件事情,他自己反思當初為效果不惜一切是否有問題?作為「哎呀策劃人」,他反省應該想清楚成本控制和利益,以至延伸思力「島仔」是否不應涉獵陌生的範疇,或只限做些規模較小的事情?這次經驗令人灰心,但也令Fato提早上了一課,除了效果,項目的利益、成本同樣重要,也需兼顧,但講到錢,總是令人頭痕。

「是否要成為賞金獵人,只挑有錢的項目去做?」Fato明顯不願意,但確實一班成員需要花時間心力去完成項目,當然也不應該蝕本,如何平衡?「如果我答到你,咁呢個答案一定要寫入史記。」(笑)。

在分享的時代 把握手中的力量

Fato除了大方分享作為「島仔」發起人的傷心史,連帶追問:既然做發起人咁辛苦,又不見得人人有興趣或條件做發起人,那有什麼參與社區的方式推介?沒料到Fato的答案簡單直截──開心share。

「參與以外做多一步:分享,將訊息傳達開去,與其他人分享。」像一齣好戲也需要觀眾,看過後介紹給其他人,「多一個人有興趣,便多一分力量。」看似老土,其實也是不二法則。他以程展緯為例:從清潔工身上學習以鍚紙摺成煙灰兜,程展緯透過社交媒體傳達開去,迥響之大甚至引起食環注視,才有了後續發展,食環參照設計新垃圾桶便利清潔工工作。除了程展緯,在社交媒體傳發、分享的人在某層面上也推了事情一把吧。

Fato認為推動的人不一定是創作者,把訊息分享、傳達,雖然未必立竿見影,日子久了還是會發生微妙的改變。他認為改變帶來的益處統統源自分享,而社交媒體也應記一功,可以幫助事情延伸開去,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參與是社區藝術當中很大的字,分享、參與、累積,漸漸便變成一件大事。不一定落手創作,分享也可以幫到手。」從來社區項目的挑戰是接觸到多少人,如果兩個參與的人當中,有一個人對外分享,便可能接觸了第三個人,多了分享,改變才更有可能。

Fato認為見㠀計劃醞含類似的想法,「很少項目做培訓,希望可以對外分享教學藝術家的概念,吸引業界、公眾有興趣的人繼續發掘。做項目的話未必人人可參與,但做平台目的是將訊息息相散播出去,力量或更大,可能是現時更有效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