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留心得】島民空間駐留

Gigi Tang

在見㠀的「社群駐留」階段,因為自己對於空間營運感興趣,亦頗好文藝,加上一向嚮往離島的生活面貌,所以便選擇了在坪洲的「島民空間」作駐留。

「島民空間」地方袖珍,少許擠迫之中卻頗有鄰家一般的溫馨和舒適感,似乎也相當貼合這座小島悠閒的社區氛圍。我開始駐留時,「島民空間」剛剛改變營運模式,嘗試由幾組島民一起合作營運。他們平日以這裡作為工作空間和經營個人計劃的地方,不時舉辦讀書會、放映會、音樂會等不同活動,亦會輪流當值看舖:店主夫婦阿傑和 Myriem 主理空間內售賣的書籍,亦有出版小誌;另一個角落則販售各式各樣的環保生活用品,由一位關心環保議題的島民打理;一個書架上擺放著電影光碟,是這裡的一個獨立電影發行商出品的;參與營運的還有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等。

而我個人最喜愛的是由一位島民媽媽在空間一角營運的「玩具圖書館」——「玩具圖書館」是由各家戶捐贈出自家的玩具、童書等,集中在一起,再讓社區內的小朋友在這裡玩樂,或者把玩具借回家。我頗為欣賞這種「玩具共享」的概念:一個家庭能為小朋友購買的玩具始終有限,而且玩具常在殘破之前就被玩厭了,最後只能收進床底下;但把各家的玩具拿出來一起分享,環保之餘,小朋友亦能享受更多不同玩具。駐留時目測所見,這個「玩具圖書館」相當受小朋友喜愛,甚至有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不肯回家。我想,這種能夠實踐社區物品資源共享的機會,可說是實體空間其中一個無法被取替的價值吧。

駐留期間,店主阿傑曾經和我討論店內的選書方向:店內的書主要圍繞社區營造、島嶼生活、生態文學等主題,這亦是店主夫婦所關心的。阿傑說,他們希望做得「niche」一點,寧願購入較專精但難以在其他地方找到的書。我個人亦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一來若要比拼書類廣泛度的話,位處離島的小書店實在難以與城市中各大連鎖書店競爭,要買暢銷書亦不用特意走進離島買;二來若店主本身對相關議題已有深入認識,似乎亦能入貨有一定水準的好書。但是,這樣的做法亦可能令讀者群頗為兩極:個人觀察所見,有建築系的學生一來便捧走了上千元的一疊書;但亦有好些人來到逛了一圈後空手而回。而且,若店內書本主題較專門、空間所舉辦的活動亦偏文藝的話,似乎只能吸引島上特定的一小群人;怎樣能夠接觸區內更多不同居民、創造出社區中更多的連結呢?這亦是阿傑等人正在思考的事情。

在「島民空間」駐留的日子很快就過去,在店內幫忙日常營運之餘,亦在島上走走逛逛,吃到不少美食(個人最愛榮仔粥店的蔥花雞蛋腸粉、甘豐食堂、還有雞翼陳~),也和一些人和狗和鳥打了招呼。在店內打躉時,亦不時有街坊朋友買兩個蛋撻走進來,和店主打打牙較。這座小島上的時間,相比起外面的城市,似乎總是走得慢一點。如果一個像「島民空間」這樣的地方,能夠成為社區中居民的日常聚腳點,或許也不錯呢。

圖文:島民空間駐留的G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