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半年的研習課來到的最後一節,由社區經驗豐富的柏齊將社區面貌娓娓道來。
我們平日留意生活有多仔細呢?一個雪櫃,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生活痕跡。不單如此,家庭成員的飲食喜好、經濟狀況甚至是精神狀態都能反映。譬如小康之家會儲存一定的乾貨海味;質樸家庭多爲新鮮的蔬菜旨在日日清,相對而言有一種戰戰兢兢的狀態。
要討論社區,我們要如何下定義?可以是:同住一個社區的人會因共享相似文化背景及宗教歷史而產生聯繫,繼而是建立信任(姐係大家都係自己友囉)。大體而言,社區就是一條河,藏著一個環環緊扣的生態系統;從細節來看,社區可以由鄰里間實質的幫助、交往甚至交心編織而成。「假如家裏出意外了,你最快要走多遠才找到認識的人幫忙?」所以緊密的關係是在物理空間中逐漸形成社區的重要基礎。反面教材用香港就最好不過了。如果有看過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天水圍區的自殺率冠絕全港。好的例子,柏齊拿出在歐洲遊歷的照片向我們展示:小區裡總有廣場給人做落腳點,周遭也會有郵局、墟市和社區設施。那麼香港小區裡面最多的是什麼呢?
「是路。」
香港是功能化的城市規劃,很多路和封閉式樓宇。皆不是設計成讓人停留歇息的,即便是廟宇的角色,也從以前村落中的多功能社區中心,變成單一的宗教歷史建築或商業場所。即便是有聚腳的空間,在發展商眼中就是待收的閒置空地。再加上香港愈來愈強調私隱空間的居住模式,大家都倒退回「穴居時代」減少與外界的聯繫了。
雖說香港的城市規劃並沒有自然形成緊密的社區,公眾參與的意識卻有不斷提高並找到渠道互相照應支持。近年來人們的關注點從爭取權益轉為討論政策背後的價值;由修正問題到欣賞社區自然演化的狀態;更由政府或區議員介入慢慢變成擁有自主思考和執行力的關注組(social-networking)。誠言,這也是另一種社會進步。社區工作者透過公眾參與希望提高居民關注社群意識,並透過藝術表達,共創交流或社區論壇令平民也可以不平凡、聲音也可以被聽見,經歷也可以被欣賞。
柏齊就像是個說書人,準備充足且多方面論證。整節課非常適合用來啟蒙真的想了解社區,了解香港的人。如果不是他分享香港海域的小故事,我也不會從南洋海域/嶺南文化這個角度去了解香港的形成。對於身處流行文化洪流的自己竟是如此無知……確實有點慚愧。之後還特地去翻閱與嶺南飲食和語言文化相關的的書籍,就想了解這個扭曲卻又很美的香港。我可以怎麼樣感受當下生活環境給我的感應呢?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生活?生活上微小取向由是什麼形成的?自己和腳下土地的故事,相信會在這節研習課之後,慢慢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