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大多數喜歡文字的青年,說的也只是在社交平台上的感情語錄或者大眾散文。但文字敘事的源起點,卻無從得知。維怡在研習課一開始便拋出數個問題:文學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如何育成自己對文字的感受?
與擁有獨特世界觀的聰明小說或有虛構散文不同,寫實文學需要大量的生活觀察去建構時空,令讀者有真實的五感體驗。有趣的是,維怡指出面對生活中交雜越多的人,筆者越難「寫實」,因為字裡行間摻雜了個人情緒。
維怡談及「只有大腦的文章」就像一個人不停說話釋放情緒。「情緒是虛無的,感覺需要一個氛圍去承載。」——一個事情具體發生(happening)的地方。當然要注意不能單靠推測去寫,過度浪漫化城市空間。當對空間環境有感,思考過程應該是:空間的哪個部份令我有這種感覺?是聲音?佈置?氣味?氛圍?還是某些行動?透過描寫這些自然存在於空間的元素,就是Show them, Don’t Tell 的意思了。想要透澈明白一個社區的運作,其實連椅子怎樣擺,貨品怎樣掛也能看出端倪來,這也是寫實文學家最喜歡留意的社區碎片,一片一片記下,在文字間建構屬於哪個社區的真實氛圍。
建構對一個地方的感覺,需要一點冒險精神和好奇心。不要前設,不要二分法情緒字眼。這也適用於在社區內與居民訪問紀錄時需要謹記在心的大原則。維怡與我們做了一個住屋口述史練習,我才發現訪問的人很容易抱着前設去追問和下結論。當我們去理解別人提供的資訊是也不要帶着質疑去追問,而是想清楚自己想知道些什麼才去問。
說來慚愧,作為沒有實際花時間去觀察或在一個區內生活的人,很難將真實的環境氛圍呈現在讀者面前。寫出來算不上文學,也就只能是生活絮語。遊走在區內也沒法看著文字就能與環境聯繫。研習課期間維怡所推薦的幾個香港文學家,寫的舊區或生活景象都活靈活現,原因在於他們真的不斷觀察,不斷更新內在的情感再組織成扣連著時代背景的寫實文學作品。這也推動自己思考敘事時的角色定位和想傳達的訊息,細心觀察同時打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