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年 9 月香港一連經歷颱風和暴雨,部份地區停電,令很多香港人感受到面對天災時的無力感。
在日本 311 大地震後不久,很多地方缺電,日本「轉型藤野」發起人榎本英剛和伙伴馬上發起工作坊,由導師講解如何以太陽能板、電池、控制器、電線等材料組裝成迷你太陽能發電裝置,走進不同社區辦工作坊,甚至為村莊慶典帶來外攜電力,亮起一個個小燈泡,為地震後的村莊帶來一片溫暖。更甚的是,這工作小組取名「藤野電力」,榎本英剛認為命名帶來的力量不容輕視,正因取了一個有氣勢的名字,而且甚有挑戰傳統電力公司的意味,於一片核事故的陰霾下,令人心更熾熱。
榎本英剛年在英國認識「轉型城鎮」概念後,2008 年引入日本,並為「轉型藤野」發起人。「轉型城鎮」指將社區從不可持續發展轉型至可持續發展,靠的就是提高社區韌性、去除依賴和發揮創造。他在新書《日本轉型城鎮:一場連結個人與世界的社區實驗》詳細分享轉型城鎮的十多年經驗,把運動分成草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按時期寫成不同章節,並介紹藤野電力、社區貨幣萬屋幣、百姓會(食物議題)等「轉型藤野」的小組項目。
很多人面對巨大問題如氣候變化、天災時,都感到非常無力,甚至無力得想放棄,榎本英剛唱反調,鼓勵大家累積「有力感」,那就是「自己總會有能力」的感覺,累積這些小經驗,celebrate small wins,漸漸提升「有力感」。榎本英剛反覆在書中提到,「轉型藤野」早期的座右銘是:「想做的人,把想做的事,在想做之時,盡情去做!」榎本英剛強調創意很重要,當你對事情有熱情(而不是出於恐懼或責任),你才會享受並盡情發揮創意,跟大家推介這本寫於後疫情時代、紀錄「轉型藤野」社區實驗的新書。
《日本轉型城鎮:一場連結個人與世界的社區實驗》
作者:日本「轉型藤野」發起人榎本英剛
同見㠀一齊開讀,從文字展開對社區的想像
有了想像,就有實現的可能
圖片來源:「藤野電力」官網及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