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㠀觀察】絹流餘印觀察後記

楊雅怡
見㠀觀察員楊雅怡(Yemmi)

2022年在一次棚仔紀錄片分享,看到八年來(事實上更久)社群的力量和有機。正值各種論述爭持之間,從布碎身上更加體會到「瑣碎就成了生活」,也提醒我任何時候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要繼續帶著這樣開放的心,向身邊的人學習生活。

踏入巨輪加速轉動的時代,越來越多臨時場所正式畫上「臨時」的句號,包括於1978年落成,俗稱「棚仔」的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下稱棚仔)。失語許久的場域還剩什麼,我們記憶中尚有依稀印象,身上遺留著細微感覺。這些細碎的集合起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憑藉這些打撈那些「仲好想講」的心底話。

棚仔近年熱度不再,更鮮在新聞媒體曝光。有沒有鎂光燈或大眾關注,棚仔和深水埗街坊的生活也要過──與政府部門和布販周旋交涉、執拾貨品清場、離場的離場、搬遷的搬遷,與此同時維持營業。經歷了多次收地的起跌,到實際面對被收地時,布販和大家對加速轉動的巨輪都感到乏力失語。應利布業店主何生在藝術家交流活動上感觸分享自2019年後已灰到死心,但親身見到活動上這麼多仍有心棚仔的年輕人而重燃熱情鬥志。 燃燒既要有火,也要有春風,集結起來才會燒不盡。

這兩條橫額匯集了導賞及併貼橫額工作坊參加者最純粹的心聲,包括退休小販蘇生蘇太、李太、大姐芬及對棚仔和其保育運動有所認識感覺的朋友。跟隨布販帶領參觀新棚仔認識新舊布販,一步步深入,遊走各檔選購橫額的用料。各人帶著布和個人對棚仔的回憶、想像、期許,一起製作橫額。布象徵棚仔的本體、人事物、狀態、甚或精神價值。久違地不用以言語表達,回到身心純粹的感覺,借助布、線條圖像、質感,變得實在和具象。

橫額製作過程中的個人表達及集體創作先於布藝技巧。直至完成之前,成品沒有預設的模樣,也沒有對錯好壞。橫額的公共性及開放性正正包容各種聲音;各種花草樹木、彩虹、花裙、孖煙通、香港的紅白藍、蝴蝶結、三角拉旗、虛線、飄揚空中的布和珠仔……每個人的創作都是確切,因為個人感覺都是確切的。一塊大小有限的布不是講求平均分配創作範圍,而是互相配合。一塊布可能跨過另一塊布,甚至相互交錯,更加呈現到併貼效果。遇到困難,尤其講到布藝技巧,當然是請教在場的老手布販了。李太和大姐芬教著教著就聊起年輕時邊做邊學的造衫經歷。透過布,把不同人及時空與棚仔連結起來。

橫額除集體製作之外,更腳踏實地遊歷了好幾個要點──新舊棚仔、區內小店和社區客廳。以往,橫額是棚仔保育運動中最常見的物件之一,上面寫著一個個心聲和訴求。今次是縫、釘、貼滿心聲的橫額,一人手執橫額一角遊走深水埗街頭。心聲是個人的主觀想法,但各人因為舉橫額共享著這些主觀想法,即便有沒有參與製作,何生一看到橫額製成品就有所意會,並命名橫額為「我仲記得你,呢一世都記到你」。各人,包括製作者和觀者,可能是棚仔街坊或路人,因為舉橫額而共享著這些想法。

導賞及併貼橫額工作坊前的藝術家交流活動,讓參加者從過往棚仔保育運動的參與者口中了解到他們的經驗。棚仔本地創作影片製作者分享到,每次放映後都有觀眾問棚仔現狀,過往棚仔保育運動的參與者都不約而回答:「直接去啦!」活動上再分享他們作為外來藝術家或藝術工作者如何看待棚仔主體及定位自己,尤其是藝術和社區的關係和「進入」社區的目的。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無可避免地持有他者的身份「進入」棚仔。無論是「棚仔關注組」兼新棚仔檔主的Zoe,或是帶住好奇迷惘「充當人肉腳架」,到帶著重現歷史結構想法開始做人物訪問的《風吹布動》製作者Jimmy。他者的角色、責任、權利又如何界定呢?這些都是「進入」社區和社群前要思考的事。

藝術家交流活動不但讓過往棚仔保育運動的參與者分享經驗給參加者,前者的對話亦再次重啟,特別是信任這個話題。信任以不同形式滲透在日常之中,它不會,亦不易被特別強調,甚至提出來討論。經過年計的沉澱和消化,在這個輕鬆交流的場合上,「絹流餘印」團隊和布販談起當時棚仔在將被拆遷的緊張氛圍下,認識的第一印象以至相處待遇的關係。

Zoe強調關注組在過往保育運動中舉辦社區藝術工作坊及導賞,但並不是帶著做社區藝術的眼光去提供幫助,而是成為朋友,甚或棚仔一份子去同行。先有人,才有棚仔這個空間。沒有人,棚仔也不成棚仔。人是重點和最優先,包括關注組自身、布販牌主、助理。他們期望什麼得著,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呢?Jimmy亦表示論述主導權在於導演、剪接師、拍攝者。但「我既是以上身份,也是一個人。」布販和製片人不只是被拍者和拍攝者的關係,雙方尊重對方作為一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樹下絹流」製作者兼「絹流餘印」團隊補充他們不只是片中角色,更是活生生的人。

「絹流餘印」團隊提供一個讓人相遇的場合和機會,讓參加者跟布販在新舊棚仔直接交流。正如成果分享會上參加者Birdy所說,參加者帶著對城市、深水埗、棚仔的個人想法,包括未參加絹流餘印之前的,再收集布販、過往棚仔保育運動參與者、其他參加者等想法,累積串連起來,成為新的發現和得著。個人想法有更豐富的面向,貫穿街坊和社區生活的聯繫、棚仔和小販對社會的意義、對香港歷史大論述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