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㠀觀察】竹藝與社區 —「紮合啦 Zaat Hap Laa」年輕團隊如何重塑傳統竹藝

吳碩軒
見㠀觀察員吳碩軒(Jerry)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創作媒介涵蓋攝影、錄像、媒體裝置和木製裝置。他的創作靈感源自於生活中的觀察、感觸和思考,旨在透過影像與觀眾建立對話(dialogue),激發共鳴,並強調觀眾的互動。吳的錄像作品曾在香港贊善里畫廊、K11藝術空間以及紐約的香港現代電影節展出。他的影像裝置作品亦多次參與香港和台灣的展覽及比賽。近年來,吳積極探索藝術在社區中的介入方式,參與多個社區計劃和合作項目。目前,他在工作室創作的同時,也提供藝術課程,與更多人分享他的藝術理念。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傳統工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工業化發展,許多手工藝品逐漸被廉價的機械生產品所取代,這不僅影響工藝的品質,也使得很多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危機。特別是在香港,紮藝被視為「夕陽行業」,許多傳統祭祀用品如麒鱗和獅頭等,因為成本考量而轉向使用塑膠等非傳統材料。這樣的變化不僅削弱了工藝的文化價值,也使許多工匠面臨生計困難。

著名的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提倡「社會雕塑」的概念,認為藝術應具有社會意義,能對社會產生影響,強調每個人都具備創造藝術的潛力。這一理念與「紮合啦 (Zaat Hap Laa)」計劃的目標不謀而合。該計劃希望重新喚起人們對傳統工藝的重視,並通過教育和實踐,讓更多人參與到竹藝創作中。

計劃緣起

成立團隊的四位成員:Oscar、Jeffrey、Mimmy和Emily,四位都是對藝術教育充滿熱情的年輕人。他們希望通過竹藝,讓都市人重建與自然的連結,並在城市草地上建立社群聯繫,傳授知識,培養下一代具備「手、眼、心」藝術創作能力的人才。

團隊成員Oscar是理工大學社會設計專業的畢業生;Jeffrey是理工大學傳意設計系的畢業生;Mimmy是中大藝術系的畢業生;Emily則是中大城巿研究系的畢業生。雖然教育背景不同,卻對藝術教育有著共同的理想,並曾一起於社區藝術項目中合作。因此在申請「見㠀——年青教學藝術家培訓計劃」時,彼此之間的默契使他們能夠迅速組成團隊。這些年輕而充滿幹勁的成員擬定了完整可行且有特色的計劃,並在各團隊中率先開始舉辦活動。

活動回顧

在計劃的活動中,「紮合啦」團隊展現了竹藝在親子教育和藝術教學中的新可能性。

公眾活動回顧當中,「紮合啦」團隊與「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合作,在天水圍公園舉辦了「麒麟秘境:繪本×紮作親子工作坊」。在這個活動中,參與的家庭透過繪本的引導,在青草地上進入了充滿奇幻色彩的「麒麟秘境」,共同展開一場拯救海豐麒麟的冒險。過程中讓孩子們接觸到竹和紗紙等傳統材料,並在竹紮道具和場景中提升對麒麟文化的理解,讓年輕一代在遊戲中體驗和理解傳統竹藝的文化價值。

此外,計劃邀請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的學生到民生書院學習紮作,並由竹藝大師杜煥師傅指導。杜師傅展現了靈活的應變能力,例如使用熱風機輮竹,支撐學生的大型作品。他還引導學生理解竹的特性,挑戰創意。在材料不足時,師傅迅速建議用皺紋膠紙替代,成功解決問題。此次學習經驗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計劃中的「紮.削.靜觀工作坊」將竹藝製作與靜觀練習相結合,是一個創新的嘗試。參與者在削竹的過程中,不僅學習技術,更能夠進行自我反思和情感調整。隨靜觀導師李美麒小姐的引導,每位參與者在創作中感受到心靈的平靜與專注,從而打破對於工藝「對與錯」的傳統界限。這種自由的創作方式,不僅讓竹藝的表現更加多樣化,也讓每個參與者在創作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此次計劃涵蓋一個成果展覽,也邀請參與的學生展示在工作坊中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學生們的創意體現,也展示他們於竹藝技術上的學習成果。在成果展中,學生們有機會與公眾分享他們的創作過程和靈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竹藝計劃成效與後續

計劃在多方面表現出色,成功吸引社區的關注和參與。雖然沒有進行問卷調查,但活動穩定且充足的參與人數,顯示其在親子互動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有效性,亦證明了社區對竹藝活動的持續需求和興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成果展展示了學生們的學習成果,讓參與者有機會分享他們的創作過程和成品。大多數參與者在竹藝創作中展現了明顯的技能提升,也促進了社區凝聚力。此外,活動照片和社交媒體的互動良好,反映出社區對這些活動的積極迴響和支持。透過活動的實際參與和成果展示,計劃成功地推廣竹藝文化,值得進一步發展。

然而,「紮合啦」的發展方向仍然存在挑戰。在目前社區藝術定義上,還缺乏明確的目標群眾。計劃重點在竹藝傳承,但團體除了杜煥師傅外,並沒有明顯接觸到其他師傅社群,使得傳承的過程相對較流於一種編織技術, 當然杜煥師傅工藝精湛,但不同師傅也有別的技術和製作方法, 也未談背後的派別, 文化脈絡和口述歷史等。團隊目前依賴年輕成員的熱血支撐運作,持續發展方向仍然未明。

團隊成員希望探索主流教育與另類教育(自然教育、學徒制)之間的可能性,拒絕因循舊有教育系統。在實現自由藝術教學理想的過程中,如何更深入探索教育的感染力,以及如何量度教育成效,仍需進一步思考。例如,計劃的社交媒體精選設置了「實紮生」(諧音「實習生」),原意為展示學生們參與計劃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如果「實紮生」能獲得後續的成長機會,自發組成興趣小組策劃竹藝學習計劃或其他展覽安排,將會提升社區參與的質量。

對照博伊斯的社會雕塑理念

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會雕塑(Soziale Plastik)」概念與「紮合啦」的竹藝計劃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照。博伊斯認為,藝術應當超越傳統的形式,應具有社會意義和對社會產生影響。他將人的創造力視為藝術的本源。博伊斯的名言「人人都是藝術家」,強調每個人都具備創造藝術的潛力。博伊斯提到的「社會雕塑」強調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主張在社會中創造「溫暖的雕塑」以治療冷漠的社會結構。這與「紮合啦」希望通過竹藝喚醒社區對藝術教育的關注,從而讓每個人參與創作並連結自然的理念不謀而合。通過共同創作和參與,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與理解,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對冷漠社會的一種反擊。

結語

計劃能夠順利完成,離不開社區的支持與參與。計劃透過免費開放的工作坊和活動,鼓勵更多人參與到竹藝的創作中。無論是對竹藝感興趣的孩子,還是希望學習新技能的成年人,大家都能在這裏找到紮作的樂趣。這得益於「見㠀——年青教學藝術家培訓計劃」的支持,使這個年輕團體能夠獲得資源來實踐他們的社區藝術抱負,並提供成長的機會。希望未來我們能見到成員作為團隊或個人有更出色的發展。

透過計劃的努力,我們看到竹藝在當代社會中的無限可能性。未來隨著社會變遷,竹藝必將迎來新的挑戰與機遇。通過教育、實踐和社區的參與,竹藝不僅能夠保存下來,還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茁壯成長,形成一片繁茂的林海。

https://youtu.be/LxJlKn3ik7Y

「麒麟秘境:繪本×紮作親子工作坊」花絮。(圖片及影片來源:吳碩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