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參訪從屯門清涼法苑清山塾為起點,空氣嗅得出濕漉漉的青草味,門口有大樹菠蘿結果的地方,就是生活書院的新址了。原址為見修幼稚園,現為一個以環境、飲食及農務為軸心的生命教育中心,小室與破土而出的植物一同成長,不難感受生命與自然生息共存共榮的氛圍。在書院的一個上午,讓我們區分開了「生存」和「生活」。在熱身活動時,大家被問到「我今早有注意到自己在呼吸嗎?」 「天氣又如何呢?」 「當下的心情是怎樣的?」也令筆者心生疑問:究竟我有多久沒有好好觀察日常,甚至思考生活中看似尋常的細節呢?
如生存使人麻木,那生活就是在看似千篇一律的日常裡,翻出耐人尋味的細節。
總說生活離不開飲飲食食,那透過飲食去做正念生命教育,正好。在書院體驗用純素材料製作餅乾,聽詩誦再準備好心情品食(書院同事準備的洛神花蜜餞和香蕉片),腦海充斥的就不再是吃完食物下一樣工作是什麼,而是當下感受到的自由、快樂和滿足。從食開始,且呼應書院年度計劃「生活行者」本屆的主題,好好感受大自然和宇宙給予我們的所有,把生活調成0.75倍速吧!
以前回鄉探親,我總是會湊熱鬧負責翻土鬆泥堆牛糞混合成有機肥料。因此對務農的初印象就是很髒很累地揮灑汗水,但又很充實。或許是大地蘊含的力量遠超我們的想像。大地所生之物都有自己的表達,各種生命會跟人類對話。生活Kids Club 便是透過遊戲,以泥土為起點和基礎,以耕種和食物為媒界,讓參與的孩子了解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感受自然的演化,思考食物的由來。
與日校課程一樣,生活館的藝術工作者也需要籌備教案,內容需要更富創造力和體驗感。當日創辦人之一的Jenny與我們分享孩子學習水稻耕作時創作的筆記,充滿童趣的紀錄和描繪讓我們明白——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要欣賞孩子的開放性,他們會互相brainstorm!」Jenny說到。誠然,每人每天所經歷和想分享的都不一樣。從一個畫畫練習就能感受到。Jenny讓我們用兩分鐘觀察生活館外的農地,觀察到多少種綠色便將它們畫在紙上。在雲間疏落的光不斷變換下,我眼前的綠色無法被清晰劃分。只能隨這種自然界的流動,用黃、藍和白色呈現所觀察到的,從中感受大自然所餽贈的種種。
如果有在創作的你,藝術創作對於你來說是甚麼呢?對我來說,創作過程多為一場自我的對話,以藝術手法表達沉澱過的情感,是比較personal的。從Jenny的分享中,她一再強調自己身為教學藝術家的身份,視每一堂藝術課堂的教案都是一次創作,帶領學生的旅程。體驗後參加者互相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不約而同地對遇到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感到氣餒、對學生於制度中學習藝術的意義產生疑問。
如果把課堂也視為一次創作,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因創作本就不應以目標為本,如同種植一樣,是充滿生命力的過程。我們不用執著於能傳遞多少信息與技巧予學生,反而可以當一位觀察者,觀察阻礙他們學習的原因,是當天遇到不順心的事,狀態不好嗎?觀察他們的興趣和意向(interest & will);也可以當一位邀請者,邀請學生一同進入藝術世界,找出線索為他們打開大門,便已足夠。只要連結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便能拉近學生與藝術的距離。Jenny的一天從聽雀仔聲開始,感覺自己活著。觀察、感受、連結,是她的生活方式,也是她帶領學生的方法。
參訪當天是個雨天,聽著滴滴答答的雨聲,我們一行人撐着傘來到是日最後一站——位於大埔林村的大地予我。不說不知道,香港曾有屬於自己的稻米,但因市場結構改變,農民遂漸轉為種植收入較高的蔬菜,已絕跡於七十年代末。大地予我的團隊從菲律賓和美國的種子庫帶回飄洋過海的本地米種子,復育多種本地傳統米種,記錄種植過程,並每年進行提純復壯,挑出最好的留種,希望將本地米種愈種愈好。一粒小小的稻米,記載著香港其中一段歷史,曾經空白,又由有心人重新編寫起來。
在田野中,我們保持好奇。從事環境教育的Ivy借出她的微距相機,讓我們對著植物拍攝,觀察植物的形狀、毛和生長方向。我發現在微觀世界下的植物更加漂亮,每一棵植物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構,不禁驚嘆存在於大自然中的設計,虛無飄渺的生命就如此具體的展現在眼前。稻米研究員Mercury 告訴我們:「生命是在混沌中根據秩序和規則去生長的。」那有如工藝藝術品的美麗結構,同時支撐著植物的成長。
全日的參訪,讓居於城市的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重新跟大地連結。種植和教育的果實,都需要時間才能收割。回到日常,也許我們被生活追趕著、也許我們的願景遲遲未實現,但一切皆以時間推移。被城市的急速壓得透不過氣時,不妨吸一口氣,好好觀察,好好感受,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