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者心得】「人」——「从」——「众」

Tiff

從個體出發,延伸到與他人協商,到最後面對公眾。來自馬來西亞的 Okui Lala,以「人」、「从」、「众」(簡體中文的「人」、「從」、「眾」)解釋自己的創作。他笑稱自己不能獨自創作——影像作品裡面儘管只有他自己參與,畫面上也會出現四個 Okui(圖1)。

這節分享,關於一個社群藝術家如何摸索自己的創作路徑,以及如何慢慢建立對於合作社群、合作單位(策展人、資助方、NGO等)、公眾接收的敏銳度。

2013年的學生時期,他對馬來西亞的緬甸移工感興趣,就去和他們拍影片肖像,直到作品回到學校面對觀眾,引來許多疑問:「這些人是無國籍、違法的?」「你想為他們捍衛權益嗎?」,Okui 赫然發現單純的初心並不足夠,需更深入思考創作的目的和帶來的影響。

後來再做了 “Let’s Eat and Drink Tea!” (2015) ,Okui 及兩位駐居檳城的緬甸朋友,在影像中以緬語、馬來語、閩南語和英語介紹緬甸菜式茶沙律,三人儘管介紹同樣的菜式,卻會有長度不一的補充和解釋。後來他們被多媒體及文化節邀請做現場表演,加入了一段 Google 翻譯的螢幕攝錄投影影像。這次 Okui 更有意識地展現馬來西亞中語言及文化多樣性、翻譯當中語意的流失,同時更清晰發展出他喜歡的媒介,一種「境內行為或職業勞動的表演方式(domestic acts or vocational labour)」,探討離散、家園和歸屬等主題。這些「境內行為」可以是煮食,可以是建屋,也可以是衣裁,“Sewing & Sew Eng“ (2014) 便是 Okui 和媽媽坐在桌子兩旁,同時車縫一件衣服的作品,而 Okui 感興趣的並非那件成衣,而是布料兩端之間所見的張力,而這也說明他創作的關注點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拉扯(圖2)。

體現平等 和移工共同創作

這次 Okui 在國際交流後放映的影像作品 “Rasa dan Asa”(2022),帶著更強的協作及平等意識開展。因為先前試過跟一個機構合作,發現機構會有自己的意圖和形象,必須以「藝術家 和 移工」的標籤呈現他的作品,這次他期望消融兩者之間的「和」,於是直接與 “PERTIMIG”(馬來西亞印尼移工協會)合作,邀請他們的成員,在疫情期間以手機紀錄自己在家居中的異鄉生活。藝術家在拍攝技術方面向移工傳授相關知識,而在更重要的內容上強調共同商討,對 Okui 而言,當移工以「我們」、「我們的」作為句子開頭討論作品就是達標的最佳認證。共同創作也即必須共享著作權,在影片最後的鳴謝列表,他們拒絕一般層級分明的崗位分工,除了寫移工為聯合導演,還自創「操作人(operator)」、「引導人(guidance)」、「講故人(storyteller)」、「片段統籌(footage coordinator)」 等等角色。而創作之後的下一個階段,面對群眾,Okui 比起當年那懵懂的大學生多了一重考量,不滿足於電影節、藝術展覽之類的散播渠道,而是積極去社區、學校觸及一些對議題本身並無認識,不會自發購票進場的觀眾。最後 Okui 問:「什麼是文化?馬來西亞的文化是指誰的文化?」希望他的作品能讓公眾了解到,文化不該只是專屬某些群體,而是由城市裡的所有群體所構成。

本文無贅述及他與合作單位的合作經驗,但可以從簡報中持續更新的風箏圖(圖3及4),略見其對於自身創作不停更新的理解,而上述幾個與移工有關的創作,也可以略見他近十年間作為一個邊做邊學的藝術家的脈絡。由好奇心作為起點,持續反省以致培養與周遭環境及他人共處的靈活度和敏銳度,正是一個教學藝術家處理「人」到「从」到「众」所需的特質。

* 圖1及2:藝術家網頁 https://okuilala.com/
圖3:藝術家講座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