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文化研究學生。在乎生長地的文化底蘊卻自認不太熟悉香港,喜歡於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因為好奇社區藝術會以什麼媒介連結不同社群及想了解多些本地的有趣社區計劃而参加了作為觀察員的身份共學共習,「世界再壞,我都想看」。
在開始分享觀察內容前,我先表明自己的背景,讓讀者明白觀點與角度的形成因素。背景雖有構成我對事物看法的不同,歸因卻不一定僅限於此,須知人的想法乃被各種經歷影響著。現為就讀文化研究的大學生,吸納著跨學科的人文關懷教育,好奇不同群體相處及交流的模式。就讀本科基礎課程時首次以研究角度認識台灣移工的改造過程,接觸到移工產業背後被隱藏的意識形態,曾以《淪落人》作初期文本分析怎樣表現出對工作以外的自主性,並以Contrinx上載的YouTube片段看爭取平等待遇的香港移工1。可是,我必須證清自己還不算太認識移工社群,畢竟全都是從網上獲取的二手資訊,而這次的觀察機會實在贈予我親身走進移工社群,與他們思想碰撞的經歷,豐富著我對移工議題的認知及理解。
首先,我欲探討計劃帶來了怎樣的體驗來引發大眾關注及新的討論。
分享會一個回應頗讓筆者深刻,參加者對計劃發起人少年說:「移工們沒要你去拯救,她們不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道出人與人的相處之間關係對等的重要性。計劃發起人或其他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由於其外顯的權位較高,可能會陷入一種認知:在幫助移工們重拾話語權。可是,在「Parting:詩聚」的讀詩環節中,移工詩人主動邀請參加者跟隨著她們的的情緒流動和流淚,打開心中所封閉的大門,並讓別人的心聲化為陪伴的力量,以填補各人心裡經歷破碎及分離的缺口。可見,此計劃中與移工詩人組織合辦,展現了移工以她們的日常——詩歌頌讀的形式陪伴香港人的心靈迷失,讓他們透過藝術符號去理解同為人類內在體驗的各種形態,以及共情移工在工作時間外怎樣書寫自我情緒。
另外,根據分享會中的數據,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的追蹤用戶性別有接近八成都是女性。我從一直參加各個計劃的活動以來也較少遇見男性參加者,是否體現著男性在香港的移工議題討論上缺席?原因是對家務勞動這個工作範疇較少興趣,甚或移工在工作的場域即住所內也比較難與男性交流,更遑論說以陌生人的身份來了解對方,因為性別或許就是其中一個隔閡。因為權力關係的不對等,特別是身於父權社會的框架,傳統家庭下長大的男性可以對家務的操持置身事外,以致與移工溝通也是透過家中另一位女性,即是妻子或母親傳話,試問如斯隔離的方式又怎能促成真誠地交流心中的想法呢?
接下來,嘗試延伸計劃在社會上的位置及發掘可延續的方向。
此計劃的影響力或是能以匯聚多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標準,或是要引起香港社會,特別是活躍於社交媒體的一群年輕人對香港移工的關注及了解,以移工們身份認同來比照港人對離散的情感投射。亦或是,「二香人」最終的成果也能為華文圈的移工議題上提出多一項藝術交流的可能,指出移工在家務勞動以外的創作力。最初的追蹤者或許都是香港用戶為主,但隨著計劃認識及連結不同的移工組織,吸引了移工們的參與及分享,追蹤者也就增多了印尼或菲律賓藉的用戶。我所能觀察的是一個正在擴展的社群,而社交媒體正是一種新媒介。既符合年青一代網上交友的方式,又迎合到移工們擅長在平台上開直播以分享生活的文化。可是,社群的持續性卻有待商確。
最後,想與讀者分享我種種的疑問與反思,邀請大家共同思考。大眾在回應社交媒體上訪問移工的片段大多都以慘情作論點,我們有否把移工放於對弱勢社群的慘情消費框架中?在後續的活動設計上,應採取什麼向導以提供更深的影響,不止步於從影片中了解,而是長期恒常的關注狀態?後製剪走了沒有價值的訪問片段,可是我們以什麼界定內容的價值?眼見受訪者,貌似不願意受訪,身體語言也有避開鏡頭的姿態,是堅持繼續拍攝還是會為受訪者帶來更多焦慮?
關於本記錄的內容也有其限制。貫穿整個計劃,我是扮演著參與者的觀察者2,靜靜地坐在一旁作筆記,即是所有參加者也有自由留意我的存在,以及我的紀錄行為也是坦露於人前。雖然我有意識地觀察線上線下的大小狀況,可是也未能將每件事窮無鉅細地記錄下來。總有因其他狀況著迷而忽略的細節、未能直接了解的因由、或我認為的事實未許是計劃的全貌。
若果社區藝術是讓社區內的人都能平等地以藝術表達自己的靈魂,不讓人與己看輕自身的價值,那麼為何我們不能撇除移工只有勞動者的觀念,擴闊自己的眼界與空間去接納她們作為活人,而非被掙綁著勞動機器的心境?如若還是察覺到到偏見的思維,又是什麼呢?
我撰寫此記錄,不僅是為了闡述計劃所提供的體驗,更是一種對自我的認識與反省。感謝此計劃打破了我對移工僅限於廚藝的認知,有機會親眼目睹她們具感染力的表達技巧和無窮的創造力,感受到不同生命在香港生活姿態的壯麗。我希望「二香人」提出移工權益的問題及其思考成果,能幫助來自不同背景的參加者在個人生活和公共場域中理解與陌生人相處的方式,覺察自己有否偏見。
1蘇子悠(2022年12月)。〈以YouTube爭取平等待遇的香港外傭〉。
2安格魯西羅(2016)。《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張可婷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