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㠀觀察】官涌聲音導航漫遊 感受社區間的共時性

伍綺萍
見㠀觀察員伍綺萍(Pim)

繪本創作者,同時從事創意藝術及身體律動教育。喜歡融合不同的藝術媒介,以肢體動作為主導,結合圖像、故事及大自然等元素,引發想象,連結生活。現致力把動與靜態的藝術體驗推廣至社區不同人士。曾於「身心年・療癒藝術節」及「西貢海藝術節」策劃及舉辦「身體約會」項目。
Instagram: ‬@pimng.art

 「香港正在經歷一個變幻時代,城市的面貌不再是熟悉的模樣,記憶與現實漸行漸遠。當解體成為日常,我們應當如何站穩步履詮釋自己」是「有時想軟化,有時奢想飛翔」城市漫遊體驗包的開首引句。

 「現代性就好似一種對效率永不停步嘅追求,匆匆忙忙。」當代社區中很多人縱使近在咫尺,但對生活的社區無從入手,與環境和人的關係非常疏離。加上經歷疫情及社會動盪的影響,很多港人急於往外移民,多間店舖倒閉,步入離散時代。「Soften and Soar」發起人Syche於社區中發現以上的種種現況,但她相信學會欣賞社區,才會懂得珍惜社區。其後邀請了另外三名本地藝術工作者Van、Rachel和John共同設計城市漫遊體驗包。由兩本小書形式作傳遞聲音導航的媒介,並展現不同時代的社區環境照片,帶領讀者走訪官涌兩條路線,每本途經八個據點,穿越街道小巷,走入不同年代的店鋪故事。從社區中,尋找昔日的面貌風情,重新思索生活的可能性。

 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這次城市漫遊之旅才認知官涌這地方。據小書內陳述,1979年地鐵通車,以「佐敦」為車站命名而取代了「官涌」的地名。在今日的佐敦仍會發掘到少數街道和建築物沿用官涌本名。「Soften and Soar」以官涌漸被遺忘的狀態連繫城市失落離散所交織的感覺。從官涌出發,以聲音和故事引領追憶城市的變遷與其現在的幽微感。

人與人集體記憶堆砌

「Soften and Soar」的聲音導航聲帶,像是1990至2000年代在香港興盛的廣播劇。以讀白、聲效、音樂等元素表現主角在官涌經歷的故事點滴,帶領收聽者走訪不同的街道角落。從認識主角,到了解其身處地方過去的故事和歷史,在腳踏實地的當下,同時體驗記憶時空穿梭的虛實流動。

「一個社區就好似展現緊每一個人生歷程一樣,各式各樣嘅店舖、設施、鄰里關係,都照顧緊每一個人嘅生老病死。」據小書Side A「02——據點:寶靈商場」的導航介紹,寶靈商場是香港典型的舊式商場,地下連一樓的店鋪林林總總,包含了裁縫、風水、美容、地產、中醫等等。導航帶領我們到商場的「水牌」上觀察,數算還有多少間店舖仍然存於這商場當中。主角於星期天的下午五時到訪商場,當時有很多東南亞家庭在聚會,她在明愛鐘錶的櫥窗外,一邊仔細看錶的同時,一邊偷聽老闆與客人的對話。在經過其他店鋪外,聽見收音機的不同廣播及六七十年代的音樂。「一座城市入面,咁繁複多樣嘅面貌,就係由唔同嘅街道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集體記憶堆疊而成。」觀察員在平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左右時段到訪,寶靈商場卻是人流疏落。明愛鐘錶沒有營業,有幾間改衣裁縫鋪正在忙碌工作,衣車間的聲音和裁縫師與客人的交談,貫穿聲音導航中的廣播聲和音樂。聲音的時空交錯,我立體地感受寶靈商場過去與現在的變遷。

構建隱藏的城市地圖

「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嘅社會,地方嘅本質就係在於買賣,被販賣嘅從來都係慾望同歡娛。」在急促演變的都市下,產業不斷推陳出新。消費模式和習慣,同時承載着該時代所盛行的文化和風氣。在小書Side B「06——據點:佐敦道」中,可見昔日五光十色的桑拿和卡拉OK夜總會招牌被拆卸得寥寥可數。導航中提出了一個問題,被拆卸招牌的店舖是否同樣已不存在?桑拿、卡拉OK夜總會跨越了好幾個年代,過去盛行的夜文化,到現在眼前的稀少招牌,當中的理解都只是過往口耳相傳的故事。作為這次城市漫遊中的旅人,對於社區中可能日漸式微的地方與文化,重新產生了好奇。對於平日在都市中從沒為意的店舖,內心突然湧出許多的問號。穿過廟街,到達Side B的第八章提及已被丟空的佐敦廣場。雖然平日亦會經過佐敦,但從來沒有留意過這已經被荒廢多年的廣場。佐敦廣場外的大鐘一直停留在八時十九分的瞬間。回想起導航所提及鮑曼的著作《液態現代性》關於「虛空之地」的故事——兩個當地人,他們各自心中的城市地圖完全不一樣。「即使冇圍欄或者障礙物等等的物理方式去將呢個位置隱藏,喺今日之前,我都係當佢係隱形,但呢個地方從此有唔同嘅意義。」

個體的社區連結的延續

Syche曾在分享會上表示自己是內向的人,她一直在想會否有一個「一人的社區活 動」。鮑曼以「液態」狀態比喻現代社會的個人處境——「在液態現代社會,不再有永恆的關係和紐帶。人際間互有牽連,但不在着重緊密扣緊,而是在於可以隨時鬆綁。」城市漫遊體驗包的參與者能戴著耳機,個體獨自依據聲音導航遊走城市,可選擇性地作出互動,自主決定留下探索或是離開的時間。「Soften and Soar」向每位參與者隨機發放其中一本城市漫遊小書,他們鼓勵大家在走完一條路線後,與他人交換。經過各自的體驗後,作出一個交流的機會,把人與地方聚在一起,創造另一趟共時性經驗。

終點之後

淡淡地帶領着參加者漫步官涌大街小巷,如朋友般以聲音導航,一起看着地圖,發掘平日生活以外被忽略的社區、人與空間,及被遺忘的過去。

 

“I’m stuck to the earth forever and alone when everyone else is free…

If I could be a softened soul, would I be starting to float?”

——“A Flying Rock”,Rachel為Soften and Soar寫的序曲。

播放序曲上半部後,便是導航旅途的開始。身為石頭,你會如何創作下半首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