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者心得】楊秀卓的「開竅」:從視藝老師到教學藝術家

期待開竅的小刁

在國際交流講座,楊秀卓以「由法國古斯塔夫・庫爾貝到香港程展緯」為題,不僅梳理他觀察所得的社區藝術史脈絡,也分享了他中年投身中學視藝老師行列「開竅」前後的對比。

藝術行動 從轉移焦點開始

楊從法國寫實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一幅1849年畫採石工人(The Stone Breakers)作品開始講起:畫中有兩個看不見正臉的勞動者,因為身份不明,反而使人容易代入那是面目模糊的普遍勞動者。 然後從平面畫作談到立體創作:分享種出7000棵橡樹的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在1982年在卡塞爾(Kassel)——一個在二戰中被炸得支離破碎的城市,所作的藝術行動。如同面目模糊的勞動者般,種樹引發聯想,種下橡樹也如種下想像。即使未必在有生之年見到樹木成林 ,但楊指種植的意義在於將思考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教育者:首先要願意學習

談教學藝術家,楊先談教育。楊對見㠀的宣傳海報作了視藝賞析:他認為將創作、設計、思考的過程直接以修改稿件的姿態呈現在大眾眼前甚具啟發,還問觀眾有什麼比呈現思考過程更具啟發? 不斷思考,直面問題,尋找可能性,是教育者的自我修養。楊秀卓對「㠀」字也甚為欣賞,正正就是大家都不熟悉,會提出發問,以此為例提醒大家不要以為自己無所不曉。

教學藝術:重新連結人的關係

楊分享,最初投身中學視藝教育行業的數年,身體力行和學生一起創作,甚至將學生創作的雨傘擺在公眾地方以介入社區,但他形容自己當時尚未開竅。 直到他在一個二手物品項目中,重新發現了社會資源的倫理,與學生一起重新分配二手物品,並將之轉化成重新連結人倫關係的行動,至此,他方才認為自己在教學藝術的學習上開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