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茵博士的研習課,是藝術執行力系列課堂的第二節,主題是「藝術執行的創造力」。什麼是創意?丁以這題目作開頭,先用腦神經科學的角度詮釋,當腦細胞隨時間成長,腦神經會將重要的經驗和記憶連接起來。而創意的產生,就是不同的經驗之間能產生新的聯繫。她以自己為例,她讀歷史出身,也喜歡不同媒介的藝術和工藝,對社區藝術感興趣,而當參與不同計劃後,如何沉澱和累積這些經驗,思考這些過程是如何塑造自己,從而連接到個人關注的核心——香港歷史。她說當自己感到不足,努力去發掘和尋找,這種動力就是創意的源頭。
丁接著請大家填充句子「如果___________,我們有能力推動改變,令自己的地方變得更美好。」嘗試思考自己想做、或正在做的事,所能帶來的影響。大家在zoom的聊天室、discord和課室現場,分享著各自的願景:有的希望透過生態紀錄和研究,改變城市對郊野的理解;有人希望找到方法讓每個人的情緒在處理矛盾時都得到重視、釋放,能直面分歧之前先自我療癒,在社會撕裂的過程中不再逃避衝突;有人分享雄仔叔叔的一句「革命源於想像」,說藝術雖然未必能直接造成改變,但能啟發想力。要有能力想像更理想的世界,才會知道如何行動。丁說這些分享都是一點點的星光,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能力 (agency)去推動改變,找到不同的聚合點,就可做到更多,從而在黑暗中慢慢找到路徑。
丁以灰姑娘比喻我們想執行的計劃,藝術執行力就如魔法,將自己手上的資源轉化成南瓜車、老鼠司機、華麗的衣裳,才能進入盛大的舞會(獲取資助),與王子(觀眾)相遇,亦要思考如何與王子溝通,甚至留下玻璃鞋(社交媒體或紀錄),讓王子能在舞會結束後依然找到自己。創意不是一次性的爆發,如何將我們重視的意義和價值,一層層的推演,透過與不同人合作,再發揮和演繹,變得更豐富更有層次,可以在更多不同範疇被傳播,這些意義和價值才能留住。丁以一個網狀圖解釋原創者(藝術家/藝團)、次級創作(策展人/評論人/藝術空間/媒體)、三級創作(博物館/研究人員/學院)的關係,同行中包括不同角色的人,彼此構成的網絡,讓創意可以透過合作去實行、得到回響、被討論,甚至被紀錄和轉化。
課堂的下半部是分組討論,就四個不同案例延續這些思考:薄扶林村的社區藝術與保育、廣州黃邊站「藝術門診」計劃、扉美術館與附近「菜市場是藝術館」、南丫島的「南丫說:」研究及公共藝術。大家投入角色去思考計劃的困難、延續或轉移至香港的可能、如何連結合作的夥伴等。丁說藝術需要轉化成不同的語言,才可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也需要從不同人身上學習,如她自己會替博物館做觀眾研究,從觀眾的角度,學會如何去看自己的計劃。而不同人用自己的方式接收後,也可能有不同的詮釋,她從而就能知道自己所看不到的東西、下一步可以怎樣做。
丁提到自己研究香港風景的論述和再現,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獅子山上的「傻人塔」,有位朋友聽後在一個藝術計劃中重訪那裡,並在報章發表自己的體會(註),也是一種轉化和延續。或許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傻人塔」,有自己願意不計名效、不辭勞苦去建造的東西。丁希望每次大家「拋出的磚」,都可透過不停實踐累積、與不同人碰撞打磨「成玉」。
註:〈香港有座傻人塔〉,《明報》副刊,20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