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建築界的社區參與,很難不提到Onebite。此次研習課請到其創辦人Sarah Mui 介紹他們的項目。與傳統建築公司採取的方向不同,Onebite能夠與不同的合作單位多方溝通,充分調動資源,在社區設計中找到的越來越多方向是難得的。
Sarah 一開場就問大家覺得藝術為何要介入社區?請大家將答案寫在紙上。繼而介紹「兆禧遊樂場」「壹屋計劃」「壹屋兩餐」「拾種華富」等不同社區項目。另外更透過工作坊讓參加者嘗試進入社區設計的思維,兩人一組面對面靜默觀察一分鐘,為對方評分,再透過三個問題來讓大家為對方相互設計一個錢包。最後半小時的問答環節,有參加者問及Onebite在兆禧苑、明德邨等多個籃球場改造項目中,使用亮眼的顏色的用意,Sarah答道「在建材使用中,改變(顏色)是最經濟但最快達到亮眼的效果的方法。」
經過此次研習課,幾位參加者在課後討論了更多關於社區設計及社區營造的話題,主要集中在社區設計時需要製造怎樣的container(容器),例如可能是一個硬件的建築,或者一種條件或狀態,去盛載不同的需要、文化和歷史。
一個社區需要怎樣的容器,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是否適合裝載持份者的共同願景或差異?是否一定需要硬件的建設?如何讓容器不出現錯配?在什麼情境下會有機會出現錯配?
為社區設計一個容器,或許未必一定需要需要一個實體空間。例如祭祀或宗教活動,需要傳統的廟宇場所;如果需要讓煮食介入到社區,便可能需要有社區廚房等硬件。但若將目光放在文化和歷史的資料蒐集及記錄上,建立一個軟性非實體的空間在此情境下便更符合社區保育的需要。文化和值得保留的事物需要有容器去裝載才能傳承下去,如果做社區設計時只按大機構一貫的風格和口味,未必能遷就庶民文化品味。過份集中於群體內部同質的元素,也可能看不到被排除在外的異質性,及過往傳統中未能包容的新價值。
另外,如果用不同的視覺去切入社區性計劃,會有不同的影響。或許對於建築師和規劃師來說,在平面圖上俯瞰社區,能在建築設計時有更宏觀的視覺;但就未必能貼近個人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使用上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在部份重建項目中,較能看到服務主事機構的設計語言,而如何呈現包含居民代表在內的聲音,平衡各方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做空間營運,而規模越變越大時,我們應如何將藍圖帶入已有的空間呢?人際關係及社區脈絡也是社區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軟件上投放在軟件上的資源是否能在未來創造會有更多可能性?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才是足夠貼近持份者的social engagement (社區參與)。Engagement(參與)包含建立關係,邀請不同人一齊去思考我們需要關注什麼?參與的積極性如何評估?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相對積極的參與,也有「假」的參與 ,只是集中做活動去蒐集一些數據和文字,但不不認真看待和處理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或者蒐集到隨意的想法被過度詮釋,反而令隱藏在社區中不同持份者的聲音難以被顯化。設計工作坊時太多的指示,結果導向一個淺層的方向,令參加者真正聲音不被看見⋯⋯除了做連結之外,當收集到很多人的意見,如何整理及收窄,如何把關也是同時需要思考的。亦要思考如何讓「對」的人去參與,邀請適合的參加者,引發對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可以事半功倍。